略阳公司按照集团公司“干就干一流的事,干就干成一流”总要求,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电力体制改革、燃料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,面对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,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提质增效的总体部署,瞄准薄弱环节,攻坚突出难点,深化“四提一增”举措,大力推进改革创新,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。
提升安全质量。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,也是最大的效益,务必要求我们牢固树立“安全为天”的思想,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,落实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和点滴之处,围绕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目标,认真查找和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人、机、环、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,着眼于细化、细节,着手于规范、规矩,着重于严要求、严考核,着力提升安全管控水平。切实把“大安全”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,强化责任和制度“两落实”,发挥安全生产保证和监督体系作用,维护好生产安全、经营安全、多经后勤安全以及企业形象安全,全面落实“三全四零”要求,完善“六规”管理,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奖惩机制,抓好春检、安全生产月、秋检等节点,做好机组深度调峰、安全风险评估、机组检修,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。
提升管理质量。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面对特殊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,需要我们加快体制、机制、观念的创新和转变,使管理运作更加简捷、明快、实用、高效。
加快体制改革,稳步推进机构改革,打破分工过细、机构臃肿的现状,精简优化组织架构,清晰工作界面,优化工作流程,建立符合公司实际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体制结构。推进多经资产重组,按照“削枝壮骨、减员消肿、机构整合”目标,集中整合分散的资产、管理、人力等资源,做强做优多经产业,同时把“四全”管理延伸到多经各项工作,确保主业、多经“一盘棋”和“人资管理、经营管理、财务管理、物资管理、管理标准”五个统一。
加快机制创新,进一步梳理各项管理流程,以制度建设为抓手,以纪律规矩为保障,以责任落实为基本,以结果问责为手段,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体系,做到凡事依制度、凡事讲规矩,实现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和管理责任优化调整,提升管理水平。重点强化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,按照向生产一线、向重点管理和技术性强的岗位、向工作环境较差强度大的岗位“三倾斜”和收入与对贡献多少“一挂钩”调整方向,全面实施绩效激励考核,有效激发内在活力和动力。
加快观念转变,大山阻碍了我们的出行,但阻碍不了我们的发展,大山中的企业也要与一流的管理接轨,坚持用发展的眼光、改革的思维迎接内外部形势变革,加强政策理论学习,注重思想引导,注重横向交流比较,善于吸收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,促使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处于市场和政策的前沿,紧跟改革发展不掉队。结合集团公司“四新总部”建设要求,大力组织科室开展争做“四个最好”活动,转变思想观念,提升创新意识,提高工作效率、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。
提升人才质量。人是企业的主体,也是干事成事的基础,通过实施全员培训和人才培养,逐步将人员冗余的历史包袱转化为人才辈出的竞争优势。在培训工作中坚持“全员和全方位”“强制性”“引领性”“有效制度和评价”四项原则,坚持与中心工作同规划、同布置、同要求、同检查、同考核,坚持日常培训、特殊工种培训、竞赛考试相结合,坚持请进来、走出去相结合,掀开全员培训工作的新局面。加强技能、技术、管理三支队伍的培养,注重发现和选拔好的“苗子”,注重人才多岗位交流培养,注重干部学习充电,大胆启用年轻干部,给想干事的平台、给能干事的舞台、给干成事的位子,改善干部队伍结构,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。
提升发展质量。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硬软件基础环境,夯实装备基础,积极推进两台机组深度调峰改造,提升设备系统调峰经济效能。改善环境和形象,推进班组建设,结合基建工程加快完成尾工建设、厂区环境规划治理,积极改善职工办公、文化活动、住房环境,紧跟“互联网+”的时代步伐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,提升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和软实力。
增加经营效益。效益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特别是一个历史包袱十分沉重的企业,务必需要把“价值思维、效益导向”核心理念贯彻到工作的点、线和面,把握好效益与成本、效益与安全、效益与发展的关系,加强对各项经营要素的管控、提升经营运作的统筹谋划、规范经营活动的程序,立足“增收、降本和控费”三位一体,巩固经营扭亏成果。积极参与电力改革,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的特殊困难,在改革中抢抓政策和信息先机,并勇于担当、勇于作为,利用好煤电合作、地处电网区位优势的有利条件,做足电量、电价、煤价三大文章,努力变被动为主动,寻求新的突破,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。
提质增效既是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,也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,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和持久战,是大唐略阳公司当前乃至长远的重要任务,我们将进一步深化“四提一增”工作措施,持之以恒,创新求变,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。